调查显示,江苏中小学生戴镜率为34.46%
过早让孩子学习、看书,会提前消耗光“远视储备”,以致现在的孩子近视低龄化明显。由350vip浦京集团完成的《江苏省中小学生用眼卫生认知调查报告》新鲜“出炉”,负责此次调查的该院儿童眼保健中心主任张佩斌主任医师指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三成以上已是“小眼镜”,除了看书多、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等原因外,看书距离不足30厘米、喜欢吃甜食等,也会加快学生近视的步伐。
张佩斌先容,此次调查在全省82所点校中抽取了4068人进行,其中,男2092人,女1976人。调查结果显示,全省中小学生戴镜率为34.46%,南京地区为31.83%。全省女生戴镜率37.24%,男生戴镜率为30.72%。
中小学生戴镜的高峰年龄在10-12岁。中小学生对发生近视应该及时戴镜矫正的认识还不足,28%的学生有错误认识,认为越戴越深。
你知道吗?
读写距书本不到一尺易近视
张佩斌指出,读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在30厘米以上可以防止近视的发生,阅读姿势不正确、阅读时眼睛与书本距离较近及经常躺着看书这三者同时存在时,视力下降的概率可达74.65%。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读书距书本的距离正确的只占1/5。而女生通常读书距书本的距离比男生近。
是否用护眼灯对近视影响不大
该调查中发现,孩子学习到底用哪种灯,对他是否近视影响并没有想象的大。
在接受调查的5个城市中,扬州是戴镜率最低的,但扬州的学生在学习用灯上是最不讲究的,使用日光灯的为25.4%,白炽灯13.7%,护眼灯61.0%;而苏州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用灯最关注,75.1%的被调查学生用护眼灯,13.9%用白炽灯,仅11.0%用日光灯,但苏州的戴镜率却是5个城市中最高的。
爱吃甜食的孩子“小眼镜”多
调查发现,喜欢吃甜点心、喜欢喝汽水饮料的孩子更容易近视,而喝牛奶多可以延缓近视。对此,张佩斌说明,甜食、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体内钙缺乏,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使眼球壁弹力减弱,助长近视加深。
另外,甜食吃多了还会导致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上升,房水和晶状体的渗透压也随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度增加,近视眼也会找上门来。而牛奶能补充钙质,多喝牛奶,自然就增加了对眼组织的“保护能力”。
近视低龄化原因 “远视储备”提前用完造成的
“除了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外,近视低龄化也不容忽视。”张佩斌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都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有的家长却单纯地把孩子多认字当成早教好坏的标准。“近视低龄化与幼儿园期间学习、用眼过度脱不了关系。”
张佩斌说明,正常孩子有“远视储备”,3岁之前有200-300度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远视逐渐减少,到一年级应该还有100-200度远视,通常到了初中远视才会减到0,这时,眼睛就定型了。
“很多孩子很早就把储备的远视用完了,自然就会出现近视。”张佩斌提醒,低龄近视容易导致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眼底容易出现病变,如视网膜渗出、出血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失明,“在成人出现失明的患者中,有1/4左右是由高度近视导致的。”
教您看懂孩子的视力检查单
制图:张翠莲
很多学龄前孩子的家长看到幼儿园视力检查的报告单时,往往会很紧张,“我家孩子视力怎么才0.8,这么小就近视了?” 张佩斌表示,这其实就是“远视储备”,视力是主观指标,要结合屈光度数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通常孩子的屈光度数在0.75-2.50,视力根据年龄有所不同。
记者 华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