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6163银河com > 健康驿站 > 妇女健康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编辑:来源:发布时间:2014-12-12 20:35:35浏览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是指月经不正常,经检查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简称“功血”。临床上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类,功血患者85%为无排卵型,50%以上发生在45岁以上妇女,20%见于青春期,30%见于育龄期。

  在诊断功血之前,应首先排除以器质性疾病:①全身性疾病:血液病、高血压、肝病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②与妊娠有关的出血性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等;③生殖器肿瘤: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癌、子宫内膜腺癌、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④生殖器炎症:宫腔感染、宫颈糜烂等;⑤性激素类药物应用不当。

  一、病因正常月经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调节。身体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均可通过大脑皮质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性激素分泌异常,致使子宫内膜无周期脱落而发生功血。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一)无排卵型功血1、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2、阴道出血没有了周期性的规律,量时多时少;出血时间时长时短。可出现贫血。3、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出血时质地较软。4、基础体温呈单相型。5、经前或经期刮宫子宫内膜病理为增生期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6、激素测定:大多数雌激素偏高,孕酮缺乏。7、宫颈粘液与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略)。

  (二)有排卵型功血1、多数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虽有排卵功能,但因黄体功能不足或萎缩不全,常有不孕或早期流产病史。2、月经周期有一定规律性,但因黄体功能不足或黄体萎缩不全而有以下表现: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至9-10日,出血量多。3、妇科及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月经中期出血内膜部分呈早分泌期和部分呈晚增生期改变。黄体功能不足可呈同步延迟的分泌不足,分泌期时间短和不同步延迟的分泌不足。黄体延迟退化,月经第5-6天仍见分泌期改变,同时混杂有出血坏死组织及新增生的内膜。5、基础体温呈双相型。高温相波动呈现上升缓慢、幅度低、持续时间短或延长、下降慢等改变。6、激素测定:孕激素偏低或正常。7、宫颈粘液与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略)。

  三、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止血和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月经周期,防止复发及改善一般情况,纠正贫血。治疗中要区别排卵型和无排卵型,根据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出血量多少、与上次出血时间关系、病人体质差异、对生育要求而分别制定相应的方案。治疗可分阶段进行,对青、中年病人以达到恢复排卵为目标,更年期妇女止血后则以调整周期,减少出血,防止复发为重点,不需恢复排卵。育龄期有排卵型功血希翼生育的患者,应促使其健全黄体功能。值得提出的是:对于急性出血过多者,刮宫术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法,同时刮出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又有助于诊断。更年期患者有必要作分段诊刮以排除癌变。青春期及未婚患者一般不作诊刮。对于子宫内膜腺瘤型或不典型增生者,或年龄较大、病程长、药物及刮宫治疗无效、严重贫血者,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对其它绝大多数功血患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在妇科医生具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当的激素治疗必不可少。在出血期间患者应稳定情绪,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多食鱼类、肉类、禽蛋类及牛奶、蔬菜类,还应注意忌食辛辣刺激、生冷寒凉食物。

(刁飞扬)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