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病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和症状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吃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尿黄。
治疗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如下:
1 )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 加强对症支撑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4)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 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6) 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利巴韦林、思密达。
生活注意
第一,一定记得要开窗通风,开窗通风对于细菌滋生最有效果,如果让孩子在密不透风的空间里面,长时间的待着,细菌滋生,自然就得了手足口病,而且在房间里一定要注意禁止吸烟,避免空气变得浑浊,从而导致细菌进入房内,从而让宝宝吸入了喜酒从而得了手足口病。空气流通很重要,空气里的细菌很多,各个成分都存在,所以,一定要开窗通风。
第二,一定要给宝宝剪指甲,每次从公共场所回来后一定要洗手,不能只用清水,因为清水不能冲洗掉外面的细菌,所以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给宝宝洗手,剪指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宝宝时不时会把手放入嘴巴里。
第三,一定要注意饮食,给宝宝的食物一定是好的,健康的,不能吃生食,宝宝的免疫力很低,生食的一些细菌滋生,宝宝不能免疫,吃了可能会细菌感染,从而发烧得了手足口病。